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4)
责任单位:部运输服务司,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司、市场监管司。
八、推动智慧港口建设
27.港口功能智慧化提升。
主要内容:聚焦已建港口基础设施功能优化,通过智慧赋能,实施码头、堆场、集疏运等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运输服务、安全防控、能耗管控等方面的智慧化改造提升,推动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优化提升港口枢纽综合服务能级。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28.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港口领域示范应用。
主要内容: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推动以港口为主要节点的物流体系智慧化水平整体提升,强化港口的综合枢纽作用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港口与船舶、铁路等外部物流环节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港口生产运营保障、风险防控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人工智能+港口”,引领智慧港口高质量发展。发挥港口存量资源使用效能,加快港口码头改建扩建,推动港口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责任单位:部水运局。
九、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
29.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政策机制创新。
主要内容:建立行业碳排放双控制度,加强碳减排能力建设,完善能耗统计和碳排放核算体系,制定港口、枢纽等碳排放核算指南,出台交通运输碳足迹核算规则,健全交通运输参与碳交易、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碳金融等市场机制,分领域分区域推进交通运输碳排放梯次达峰,推进部分省份率先达峰。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30.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大规模研发应用更新。
主要内容: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作业机械设备、港内运输车辆等。推广运输装备节能措施和应用汽车绿色维修技术。在运输船舶、公务船和港作船领域推进电池动力、甲醇、氢燃料电池等船舶建造及使用,充(换)电和加注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液化天然气船规模化应用和沿海加注能力建设,以及节能船型开发及推广应用。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
31.推动电动重卡零碳货运走廊建设。
主要内容:开展重卡换电和大功率超充试点建设,建成一批跨区域新能源重卡运输廊道。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等区域,建设新能源重卡充电站(快充站、超充站)、换电站、加氢站、储能/光储充一体化设施,形成公路零碳运输走廊综合补能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重卡换电电池银行、新能源重卡综合补能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出台新能源重卡碳足迹核算、认证技术标准,加强新能源重卡碳减排方法学开发,不断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类。
责任单位:部综合规划司、运输服务司。
32.推进铁路绿色低碳发展。
主要内容: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数智化、轻量化、环保型铁路设施设备及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动参建单位在铁路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科研攻关、改进施工工艺等方法,进一步贯彻铁路绿色发展理念。
责任单位: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
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韧性能力
33.打造优质安全耐久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
主要内容:树牢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深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强化工程建设源头、过程、验收等全链条质量管理,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结合辖区工程建设实际,健全现代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管控能力。推进先进工艺、装备等应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度和可靠性,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围绕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标准。
责任单位: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
34.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主要内容: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顶层设计,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办法,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强化重点时段安全管控,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深化科技应用赋能,推进先进技术与智慧化监管融合,加大科技兴安成果推广应用。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育行业安全文化。
责任单位: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
35.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
主要内容:以公路运行安全保障行业重大需求为牵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北斗导航等前沿技术,构建公路重大灾害“辨识—监测—预警—处置”高效闭环智能管控处置技术体系。广泛布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基建水平、不同交通流状况地区,着力开展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形成一批高水平、可推广的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技术解决方案,实现重大灾害预警准确率高于95%,协同处置响应时间缩短30%以上,建设路线级和路网级示范集群。
责任单位:部科技司、公路局。
36.提升公路安全韧性水平。
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研究建立公路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健全公路安全韧性提升长效机制,形成公路安全韧性提升工程工可研究、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在工程项目全链条贯彻公路安全韧性理念,确保完成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韧性提升20%及以上,抵御灾害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责任单位:部公路局。
37.高质量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铁路工程。
主要内容:树立标杆项目,推动铁路建设项目(含城际、市域郊铁路)高品质建设,实现标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体系建设,实现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总体安全管理目标。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的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评价治理机制,应用智能化建造、智慧化管理技术,推动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差异化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复杂环境下,安全生产模式、工程技术、装备设施创新性工作。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