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2)
3.数据板块。整合多源物流数据资源,开发数据分析工具,实施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控。依托省级数字政府大脑等共性支撑能力,强化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视频人工智能分析等能力,整合市内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数据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多源物流数据资源,建立物流数据资源池,将全省货运车辆、铁路专用线、千吨级泊位、物流园区、社会闲置车辆等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档。用户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生成自定义报表和可视化报告,全面分析物流及相关产业的业务发展趋势。开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功能,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4.智能板块。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化决策能力,动态呈现物流相关资源运行态势,支撑应急调度与运输优化。集成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智能路线规划等功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物流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优化运输路径方式,合理安排运力资源,辅助优化决策。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物流信息安全,提高信息可信度。实时预测货量波动与气象影响,结合闲置资源动态推荐更优运输方案,为物资调配、运输网络优化等场景提供智能决策支撑。
5.结算板块。提供一站式支付结算服务,推动实现多式联运电子票据管理与线上支付,简化物流交易的支付流程,确保物流交易的高效和透明。对接税务系统,推动实现入驻平台企业统一开具税务票据,按规定简化物流企业相关缴税流程。
(四)五个市场层面应用板块。
1.货物板块。结合北斗导航与物联网设备,实现货物运输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货物类型、重量、起止点等信息可根据属性进行结构化录入与查询,实现货物运输的实时定位和运输状态监控等功能。优化智能配载方案,对货物实施全程实时追踪。通过算法分析货型特征,自动推荐装载方案与运输路径。
2.仓储板块。统一搭建云仓平台,支持自动化仓储设备的接入和管理,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动态分析库存周转率,优化仓储利用率,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预约提货”“到仓直装”等功能,推动港口、铁路场站与仓储系统无缝对接,提升货物中转时效,实现“仓配运”一体化。
3.运力板块。整合运力资源池,评估运力效能数据,提供运力管理与调度服务。汇聚车辆、船舶、航空、冷链等运力信息,提供各类运力信息的发布、查询和匹配等功能,实现运输资源的统一管理。基于运输需求特征与价格范围,自动匹配最优运力方案,实现实时查询运力状态并提供备用调度方案,提升运输效率。
4.联运板块。优化“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生态,打造智能联运体系。接入第三方货运平台,开发“一键委托”功能,有效整合多式联运订单,推动各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压缩中转时间与作业损耗,提升综合运输效率。根据平台港口泊位、铁路专用线、航空货站等资源信息,实现联运基础设施资源的联合管理与一体化结算。
5.服务板块。打造“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的协同服务体系,提供智能客服、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基于“小赣事”智能体平台,开发智能客服模块,实现全天在线咨询与异常事件工单处理。由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开设“多式联运标准指南”专栏,集中发布货物分类标准解读、电子单证模板及操作示范案例。
四、组织保障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平台高效建设与落地应用。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务服务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负责抓好落实,协调推进“物流一张网”建设。建立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与物流企业共同参与“物流一张网”建设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严格落实集约节约建设要求,省直有关单位平台已有类似功能的,省级统建平台不再重复开发建设。依据“省级主建、市县主用”的原则,全面整合省直单位及其下属(管理)单位牵头建设的各类物流平台,逐步推动各地物流园区、各类物流企业将相关业务数据整合接入平台。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部门、相关行业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跟踪指导,统筹解决平台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与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各参与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整合全省物流平台及企业数据资源,统一接口规范与技术标准,强化部门协作与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共治共用。要加强宣传推广,开展业务培训并引导国企、标杆企业率先入驻,扩大平台影响力,激发各方使用积极性,推动平台在全省物流工作中发挥实效。
附件:“物流一张网”建设任务清单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