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
第十八条 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应当公开透明,依法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经营主体,不得违规设置供应商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不得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等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以其他形式排斥、限制潜在投标人或者供应商,不得限定保证金形式,不得指定出具保函(保单)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规范招商引资政策,招商引资过程中承诺的投资条件,应当以书面形式体现并执行,禁止违法违规给予财政、税费、用地等政策优惠行为,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脱离实际给予过高承诺等恶性竞争行为,不得突破资源环境制度和政策规定。招商引资成果应当依法在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机制,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协同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及时解决项目招商引资、落地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十条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经营主体普遍性生产经营困难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时采取纾困帮扶措施。
第二十一条 工商业联合会应当发挥联系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反映企业诉求,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工会应当通过集体协商等方式,推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职工劳动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第二十二条 行业协会商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加强行业自律,对行业运行态势进行研究分析和监测预警,及时向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涉及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和纠纷处理等服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业协会商会不得强制经营主体入会或者阻碍其退会;不得强制经营主体参加评比、达标、培训、考核等活动并收取费用。
第三章 政务环境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为经营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并联审批等方式,实现服务事项跨部门协同办理、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容缺事项承诺办理、异地事项跨域办理、政策服务精准办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探索建立涉企兜底服务机制,及时解决经营主体办事过程中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第二十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编制并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等。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条件。经营主体有权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行政机关不得为经营主体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惩戒和退出机制,对未按规定收费、出具虚假证明或者报告、操纵中介服务市场价格、违反业务规范和职业道德、谋取不当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十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编制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含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项目),实现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
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第二十七条 税务机关应当开展涉企税费政策宣传和风险提醒,保障经营主体依法享受减税、免税、退税等有关税收优惠。
税务机关应当完善全程网上办、征纳互动办、自助便利办和线下窗口办等多元化办税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深化政务信用建设,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履行向经营主体依法作出的承诺、订立的各类合同。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畅通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渠道,建立与经营主体代表面对面协商沟通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经营主体困难和诉求,依法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困难,不得以权谋私,不得干扰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不得增加经营主体负担。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和解读涉及经营主体的政策,全面、及时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涉及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应当简化申报手续,推行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一次申报、快速兑现。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管理和政府投资资金预算管理。工程建设和货物、服务采购未纳入预算或者未落实资金来源的,不得开工、采购,不得违法违规举借债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企业垫资建设或者服务。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