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正文
榆林市统万城遗址保护条例



(2025年6月26日榆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25年7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

第三章 考古发掘与展示利用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统万城遗址的保护,促进统万城遗址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传承弘扬边塞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统万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展示利用、生产建设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统万城遗址,是指位于榆林市靖边县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遗址。

第三条 统万城遗址保护应当贯彻国家文物工作方针,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坚持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并重,统筹协调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关系。

第四条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统万城遗址保护工作的领导,将统万城遗址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联合保护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有关事项。

统万城遗址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做好与统万城遗址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对统万城遗址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教育、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林业和草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与统万城遗址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或者确定专门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统万城遗址保护的具体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助保护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并组织实施;

(二)对遗址保护区划内实施的有关建设规划和项目提出意见;

(三)负责日常保护和管理;

(四)协助开展考古工作;

(五)组织出土文物的征集、收藏工作;

(六)组织开展展示利用、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交流合作等活动;

(七)建立健全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档案资料;

(八)其他与遗址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七条 统万城遗址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协助开展遗址保护工作,鼓励将遗址保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组织实施,引导村民依法参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遗址保护与村集体经济协调发展。

第八条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统万城遗址保护所需经费分别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统万城遗址的事业性收入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用于统万城遗址保护事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鼓励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设立统万城遗址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统万城遗址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九条 市、靖边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考古、研究、保护修复、陈列展览、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统万城遗址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统万城遗址及其保护设施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文物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涉及统万城遗址保护的投诉、举报。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开展研究、捐赠资金、捐献文物、志愿服务、技术支持等方式,依法参与统万城遗址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



第十一条 统万城遗址保护规划由靖边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依法报经批准后公布实施。经批准的统万城遗址保护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统万城遗址保护规划应当纳入靖边县国土空间规划,并与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十二条 统万城遗址保护区划包括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统万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依法划定并公布。

统万城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当依法设置保护标志和界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毁保护标志和界碑。

第十三条 统万城遗址的保护对象包括:

(一)统万城遗址的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

(二)外郭城、东城、西城以及城址外相关遗址;

(三)城垣、马面、墩台、道路、大型人工台址、夯土台基、护城壕等遗迹;

(四)金属器、石器、陶器、瓷器、壁画等遗物;

(五)其他应当依法保护的对象。

第十四条 在统万城遗址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应当依法报经批准,并保证统万城遗址的安全。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法规:
===============================
声明:本法规由《法律图书馆》网站
(http://www.law-lib.com)免费提供.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请与正式出版物或发文原件核对后使用。
===============================
手机法律图书馆>>导航>>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