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下创新执行工作思路/王盘明(3)
2)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科学的、体系的、多重的解决模式;
3)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实践的工作模式
4)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是衡平的、善良的、具备社会责任良知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
5) 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路应当是符合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符合法律的精神与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对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利的综合性解决模式。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下法院执行工作的思维方式与问题解决模式的多种探究
2.1科学发展观下的执行工作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式应当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
以本院受理的几起案件为例,在1998年防城港市政府为了修建东西大道,当时市政府缺乏经费便采用修路后以土地使用权抵债的形式对垫资修路的法人进行补偿。在工程完成后市政府也实际上履行了划地补偿的义务,而修路的公司在拿到土地后便将其中的部分转卖给了他人实现经济利益,时隔十年之后,中央已经明确下文禁止此类以地抵债的行为,而现政府以原抵债土地行为违法为由要将原抵债的土地收归政府重新规划,用金钱的方式对原修建公路的公司予以补偿。案件的诉讼是在1999年进行的,并作出了判决,而案件的执行则是在2003年开始的,一直持续到现在,在案件执行的过程中政策与法律不断在变化,对土地使用权取得也有了物权法的明确规定,如果从现今的法律来看,原修建公路的公司已经不具备物权主体资格了,而政府的单方行为也正是导致其丧失土地使用权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是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政策与法律剧烈变化而导致的,而政策与法律的剧烈变化导致当事人权益的丧失利益受损,这个最终结果由当事人承担是显失公平的,而在当事人利益受损的前提下进行司法强制执行,其后果与社会效果可想而知,执行难的问题由此产生。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与社会的观点,也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思维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一方面要向前看,即要积极的向前看,立足现在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看问题,另一方面要向后看,即要以历史的眼光要看问题,要懂得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历史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利益的变化过程,唯有尊重历史,才能真正的面对未来的不可知与现在的必然存在。
如上例所述,在社会形势剧烈变化中过程中法律实施遇到的困难就更需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用历史的高度去分析法律事实,另一方面,要以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看问题,明确现今法律的规定与法律的价值取向,降低双方当事人的期待值,平衡双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取得和谐的共赢。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