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检察机关客观追诉原则及其实现/徐军(10)
[2] 林钰雄.检察官论[M].台湾: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33.
[3] [美]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0.
[4] 程雷.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比较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4)
[5] 程雷.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比较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4).
[6] 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42.
[7]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9.
[8]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13-517.
[9] 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47.
[10]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9.
[11] 日本检察讲义[M].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14.
[12]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6.
[13]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 总论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7.
[14] 谢佑平、万毅.检察官当事人化与客观追诉义务——对我国检察制度改革的一点反思[J].人民检察.2002(5).
[15]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陈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5-146.
[16] [美]艾伦•德肖微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5.
[17] [意]戴维•奈尔肯.比较刑事司法论[M].张明楷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60.
[18] [美]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 .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5
[19] 日本检察讲义[M].杨磊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 18.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