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法律问题研究/傅美容(8)

(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及法律维权意识,抵制社会的歧视观念

  1.应当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市场竞争力。农民工一定要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努力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竞争力。

  2.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意识。当务之急是要着重学习《劳动力》、《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件》等与农民工劳动就业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不仅是知道自己的应有劳动权利,增强维权意识,并且当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最终消除就业歧视,需要自由、平等的人权观念深入人心,要靠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首先,需要全方位加强对公民的伦理教育与权责教育,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其次,通过向社会展示农民工的弱势生存环境,唤起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形成广泛社会舆论,促进对他们的援助。此外,要消除人们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传媒应发挥积极作用,深入农村去关心农民,进行有效宣传,减少对农民的社会偏见;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对农民进行现代文明的灌输,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法律道德等方面提升他们的现代意识,从而抵制社会中的歧视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慧.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10).
[2]张智勇.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农村研究,2005,(4).
[3]冉宏伟.农民工就业歧视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哲社版),2005,(4).
[4]毕霞,魏丛东.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J].前沿,2005,(1).
[5]程蹊,尹宁波.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4,(2).
[6]谭雅静.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探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1).
[7]李雄.不歧视原则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保障[J].理论与改革,2009,(1).
[8]孙彪.探寻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J].乡镇经济,2007,(11).


傅美容 云南大学法学院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