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轨迹、现实弊端与未来展望/傅美容(5)
  第三,扩展行政复议的范围。采用正面概括规定和反面列举排除的方式界定行政复议的范围,除其他法律有特殊规定以外,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之间的所有行政争议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确立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大多数行为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原则。同时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第四,改革审查方式,修改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听证审理为例外的规定,确立书面审查和听证审理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概括规定和具体列举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听证审理的范围。完善听证程序,对复议申请人的申请听证权、法定听证范围以及听证的具体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确立行政复议听证中的裁审分离和案卷排他性原则。
  尽管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令人十分满意,但应当肯定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行政复议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依法治国和行政法治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不断在改革中完善,在完善中趋向成熟。诚然,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检验。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稳步推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把行政复议制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华建敏.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求是,2007(2):10-15.
[2]杨小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07-108.
[3]杨俊.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6(6):126-127.
[4]胡玉荣.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前沿,2005(3):99-100.
[5]青锋.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法治论丛,2006(1): 16-30.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