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公平价值论:第三章 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由税法公平价值研究引出的若干思考/李刚(22)
[52]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671页。
[53] 张恒山:《“法的价值”概念辨析》,第30页。
[54] 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237~238页。
[55] 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第206~339页。
[56] 张恒山:《“法的价值”概念辨析》,第31页。
[57]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34页。
[58]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34页。
[59] [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90页。
[60] [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61] [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第90页。
[62] [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第246页。
[63] 张恒山:《“法的价值”概念辨析》,第31页。
[64]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第47页。
[65]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第436页。
[66] 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67] 参见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第93页。
[68] 参见[英]威廉·配弟:《政治算术》,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69] 参见傅殷才、颜鹏飞:《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西方两大经济思潮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70]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84页。
[71] 刘隆亨:《中国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版,第73页。
[72] 孙树明主编:《税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73] 就是采用累进税率时,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和全额累进税率又有不同。前者尽管较后者复杂,但就同一应税所得而言,适用后者则应纳税额多,适用前者则应纳税额少;特别是在累进税率级距的临界点附近,适用全额累进税率往往会出现纳税人税负的增加超过其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全额累进税率体现的税收负担也不尽合理。我国对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就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74] Richard Allen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3rd ed., p.472.
总共29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