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人民法院书记员工作经验技巧集成/钟建林(9)
2、审判长(员)归纳的案件争议的焦点;
3、审判长(员)归纳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重点;
4、对于不动产案件,不动产的由来、权属以及历史和目前的变动情况;
5、对于侵权赔偿的案件,损害或者侵权的事实、过程、过错责任以及侵权行为造成的结果(包括伤情、程度、医疗、护理、交通等法律规定的项目费用)以及双方对赔偿数额的意见;
6、关于债务案件,债务的由来和形成情况(即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形成的债务)以及双方在债的发生过程中达成协议或者约定的情况;
7、关于离婚的案件,要着重记明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基础情况、婚姻缔结的过程、生育情况、财产形成的情况、离婚的真正原因、矛盾的焦点以及双方对共同财产处理、子女抚养的意见等等。
(二)从总体上说,庭审笔录制作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要依审理程序如实记录,客观真实地反映审理的进程。审判程序是否合法,要在笔录中明确反映出来,这既是检验办案质量,实行审判管理的依据,又是反映审判人员驾驭庭审能力的第一手资料;
2、要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尽可能记准原话、原意;
3、对当事人的最后陈述尽可能记全原话或原意,另外,在庭审过程中,如有诉讼参与人或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和纪律,被审判人员制止、警告或者采取措施的情况,也应记入笔录备查。对于庭审中发生的其他意外或者反常情况,必须如实记载。
(三)如何做好法庭笔录,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
1、充分认识到法庭笔录的原则是如实记录,不能凭主观省略记录人自己认为不应该记录的内容。
2、加强法律知识和审判业务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苦练文字的基本功以及电脑录入的速度,要提高听力和记录的速度,首先要熟悉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要勤学苦练,多听、多写、多记,持之以恒,才会熟能生巧;
4、要提高敏锐观察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在庭审以及平常的审判活动中能够及时捕捉人物心理或事件的动态发展变化;
5、最主要的是要熟悉案情,这是保证记录迅速准确的重要条件。庭审前,要阅看案卷,把握住案件的要点和症结、焦点以及涉及到的专业术语等;
6、主动与审判人员密切配合,取得审判人员的合作和支持,要注意了解审判人员开庭时的一般习惯做法、问话方法、审理技巧和法律思维方式等情况;
7、在实际制作笔录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善于取舍,方法上可灵活简便。


第四节 制作民事判决书的相关工作

这里主要介绍民事判决书的一般常识以及文书的制作、打印、校对、盖印等一系列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要求。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