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文/谢维雁(8)
参考文献
〔1〕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2〕黄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J〕.比较法研究,1990(1).
〔4〕(美)斯蒂芬·C·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周叶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刘军宁.保守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莫纪宏.政府与公民宪法必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8〕周叶中.宪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张友渔.张友渔文选(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10〕(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1〕吴家清、杜承铭.论宪法的弹性机制〔A〕.载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编.宪法与国家机构改革〔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厦出版社,2000.
〔13〕黄基泉.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J〕.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01年硕士论文.
〔14〕(美)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M〕.马清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7〕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18〕(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9〕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0〕夏勇.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A〕.载夏勇编.公法(第2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1〕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法学评论,1995(6).
〔22〕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