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商业银行大额存款被骗案件防控体系的思考/张在祯(10)
七、针对案防建章立制
(一)利用制度防范人性弱点
在大额存款诈骗案件中,案发银行涉案员工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性弱点:重信任、轻防控,重人情、轻制度,重权力、轻规定,重业务、轻内控等等。最为可怕的是接受领导明示或暗示,放任假章过关或截留对账单等诸如此类“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致命违规行为,居然还能得到许多员工的理解。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讲法治胜于人治时指出:“人的本性难免有感情用事毛病,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以往银行制定制度的目的,侧重于对某项业务或事项进行管理。残酷的案件事实证实了政治学之父马基雅弗利的观点:“不论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给它定法则,他就应该先假定人都是凶恶的。”这应当是商业银行建立规章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商业银行法》也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也规定:“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当然,以防范坏人为目的的制度,经常会给好人带来副作用,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代价。“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完全遵循我们的理智”(《道德箴言录》)。巴林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严重缺失的案例,验证了:“不管你有多么优秀,训练方法如何先进,都得有严厉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没有借口》)。
(二)精心设计案件防控要点
人性经不起挑战,对财富和权势的渴望和占有欲,永无止境。法国伟大的法学家孟德斯鸠早就指出,“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银行员工违法犯罪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正是职务性和智能性。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加强岗位制约和监督机制,阻止员工实施犯罪。最为典型的就是严禁不相容岗位一人多岗。国外一句农夫谚语说:“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因此,寻找“死亡点”、“出血点”或“发案薄弱环节”非常关键。下面的管理寓言,形象地告诉我们精心设置内部控制要点是何等重要: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对大额存款被骗案而言,这个“动物园的门”就是“银行存款账户”,其钥匙就是“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卡”。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