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吕心为(12)
其二,监事对第三人的责任。第三人主要是指公司股东和社会公众。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公司负责人和其接责任人员须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而无相关民事责任的规定。这时,当受损害的第三人要求民事损害赔偿时则无法可依,不能贯彻民法上的损害补偿原则,不利于保障交易之安全和督促监事切实履行作为善良管理人所应负的注意义务,是立法的一大漏洞。所以我认为应当明确规定监事未尽其职责而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时,应当负民事赔偿责任。当然,这种责任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一种与董事、经理的连带赔偿责任。
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要与本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并且应随之变化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互融步伐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引入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势在必行,且已成定局。但独立董事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可能完全取代监事会的作用。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体制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和完善应该努力,但更应该关注对监事会这一专设监督机构的完善。在监督机构地位认识上,应以监事会为主,独立董事为辅。


参考文献:
[1] 臧晓阳:《论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立法完善》,载《山东法学》(济南)1990年第5期。
[2] 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 林忠著:《现代公司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4] 李石泉:《国有股权分散论》,载《财经研究》1994年第4期。
[5] 殷少平:《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载《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25日。
[6] 毛亚敏著:《公司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7] 刘俊海:《独立董事,一群走钢丝的人》,载《法律与生活》2001年第10期。
[8] 赵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责任》,载《法制日报》2002年8月18日。
[9] 雷兴虎、胡桂霞:《论董事行使职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制衡机制》,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