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研究/孙瑞玺(4)
仲裁法对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案件适用何种法律程序没有作具体规定.因此,仲裁委员会所在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后适用何种程序进行审理做法不一.有的只进行书面审理,便作出裁定.笔者称为书面审方式;有的则公开开庭听证,听取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意见后作出裁定.笔者称之为听证方式.但通行的做法是书面审方式.
书面审方式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1款的规定.但该规定的适用范围是上诉案件.适用条件是案件事实清楚,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不是上诉案件,直接适用书面审理方式没有法律依据.
听证方式,民事诉讼法及仲裁法均没有规定.从学理上讲,笔者认为,听证类似于庭前交换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7条的规定,开庭审理前是否交换证据,取决是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人民法院的决定.证据交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为开庭审理做好准备.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不是民商事争议案件,而是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撤销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案件,只有申请人经过申请才能启动该程序.其目的是为了撤销仲裁庭业已作出的,且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并不是直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因此,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的证据交换制度没有法律根据.
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此类案件的设想.即采用听证的方式,由申请人举证证明裁决中存在的法定撤销情形,允许对方当事人通过质证、提出反证等方式进行抗辩,然后由人民法院判明证据真伪及其效力并作出裁决.[9]该观点有可取之处.但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不协调.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四种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包括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特别程序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但撤销裁决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特别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而撤销裁决案件则是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审结.但也存在共同之处,如一审终审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当出现与生效判决事实或者原因相反的事实或者原因后,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新的判决,撤销原判决.根据相关司法解释,④撤销仲裁裁决案件是一审终审,不能上诉,不得申请再审,也不受理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即使裁定是错误的,人民法院也不会撤销.对此的救济方式只能是裁定生效后,当事人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重新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撤销仲裁裁决案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适用何种程序对撤销仲裁裁决案件进行审理,取决于两个前提:其一,保证仲裁的效率性和公正性.效率性表现在当事人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权,使得仲裁具有诉讼无法比拟的程序简便、结案迅速、节省时间与费用的优点.但同时,如果缺乏公正性,效率再高的仲裁,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二,司法审查是保证仲裁公平正义和防止权利滥用的必要手段和保障.在上述二个前提下,设计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的审理程序,就有了明确的价值目标的取向.因此,笔者将该程序作如下设计:该程序为特别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人的申请书须列对方为被申请人,并根据对方人数提出相应数目的副本以送达对方.举行听审方式,⑤听取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对仲裁裁决是否有法定撤销情形进行举证和质证,合议庭进行认证.进行听审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不适用调解方式.⑥合议庭在合议的基础上作出裁定.并送达当事人.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