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及银行的应对措施/梅明华(3)
其他因素所导致;(5)属于恶意投资、操纵证券价格的。
另外,被告还可以投资人提起的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作为免责事由。
4、归责原则
(1)无过错责任
根据《证券法》第13条、第63条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16条、
第17条之规定,发起人、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对其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承
担无过错责任。除非这些被告证明投资人存在《1.9规定》第19条关于虚假陈述与
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事由,或者投资人提起的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等,
他们应当对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投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
《1.9规定》对发行人、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
员;证券承销商、证券上市推荐人及其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
员;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规定为过错推定责任。
(3)过错责任
《1.9规定》对上述责任人以外的其他作出虚假陈述行为的机构或者自然人确立
为过错责任。这些机构或者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其主观上具有过错,客观
上造成投资人的损失。
(四)损失认定
  《1.9规定》按照民法关于侵权赔偿的一般原则,在排除投资人因证券市场系
统风险等造成的亏损的基础上,规定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券发行市场导致投资人损
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
二、银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9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涉及虚假陈述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得到健全并走向
法治。笔者认为,就银行而言,《1.9规定》第7条有关证券民事赔偿诉讼被告范围
的规定对银行影响重大。根据《1.9规定》第7条之规定,上市公司及其发起人、控
股股东等实际控制人均可因虚假陈述行为而成为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被
告。如果这些虚假陈述行为人被卷入虚假陈述证券民事纠纷中,将有可能影响到银
行的信贷资金安全,而且银行对个别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的贷款存量金额可能比
较大,一旦这些贷款存量出现问题,银行工作有可能陷入被动。因此,银行有必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对上市公司贷款融资的风险意识。相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
一般具有效益相对较好、财务公开、透明等优点。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加大了对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