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人口状况研析石门二路社区建设发展的趋向/李克垣(10)
1. 社区教育设施。
根据前文分析,将来旧区改造完成后,社区0~20岁人口比例将有所上升。目前本社区仅有1所托儿所、1所幼儿园、3所小学、3所初中,没有高中。与将来的“双高区”建设发展相适应,本社区应该有4~5所托儿所、4~5所幼儿园[32]、3所小学、3所中学,其中应该有1所高中。
另外,还应有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因为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而本社区旧区改造完成后将有大量白领入住,他们对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需求是非常迫切,并且这种教育只能是业余的,在晚上或周末时间进行,因此在本社区接受职业培训性质的教育将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考虑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的教育需求,本社区还应有1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学校,拥有独立的校舍、管理机构和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实行自主管理、自主运行。
2.社区文化设施。
未来15年,社区人口进一步老龄化,加之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居民对社区文化娱乐需求越来越大。社区要向居民提供优质的文化娱乐服务,必须在目前社区建设中规划出一定文化娱乐场所。一个要建设1个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可放在社区学校内,与社区学校的图书馆合并,以适应人们求知的需要;二是要建设1个中等规模的书店,可以与上海书城联网;三要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俱乐部,集展览、会议、讲座、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些文化设施,在布置上要雅、文化气氛要与本社区的格调相协调。在位置上,我们建议仍沿石门二路布局。
(五)社区经济发展
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政拔款远不足支付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因此,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基础。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社区经济不仅面临着市场的压力,而且面临自身发展中的一些制约因素,如区域经济回旋余地小、产权界定不清、体制不顺、管理薄弱等,所以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寻找新的社区经济发展思路。未来15年内,社区经济工作发展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努力实现由原来依靠区财政拔款、街道自筹财力型经济向财政税收型经济过渡,从原来主要依靠征收市场费税型经济向招商引税型经济过渡。
商业商贸业:根据建设“双高区”的要求,石门二路社区要形成“土”字型的商业格局。加快完成静安南京路(本社区段,即成都北路至江宁路)北沿的功能开发,使之成为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门二路、新闸路要建成商业次级中心,石门二路商业要适合将来旧区改造完成入住的居民的日常消费,应以中低档为主,与南京西路形成互补,新闸路应侧重于社区服务业。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