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人口状况研析石门二路社区建设发展的趋向/李克垣(14)
26. 静安区规划局:《静安北部地区(北静安地区)开发改造纲要》,2001年。
27.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与到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2000年7月。
作者:李克垣(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
地址:上海市奉贤路68弄48号
邮编:200041
信箱:xiang104@citiz.net
(1(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Tonnies)在《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英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中,最先提出社区的概念,用Gemeinschaft一词表示由具有共同价值趋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于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二十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根据滕尼斯原意首创了“社区”一词,社区概念被引进中国。1986年,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
(2( 顾骏主编:《社区工作导论》,上海远程教育集团试用教材2001年版,第7页。
(3( “四个中心”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4( “双高区”即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5] 参见吴绎主编:《城市社区工作读本》,上海交通大学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6] 数据出自《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
[7]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划分标准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下线定义为60岁。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中年龄构成的划分,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把65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下线。
[8] 联合国《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
[9] 在本文中,“人口素质”与“人口质量”两词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10] 穆光宗:《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出自http://www.cpirc.org.cn/popforum.html 。
[11] 陈剑:“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传统“三要素”论,另加“思想道德素质”,北京大学张纯元教授为此观点的代表。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