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从社区人口状况研析石门二路社区建设发展的趋向/李克垣(8)
石门二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北、江宁路以东地区:依托旧区改造的契机,建成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目前该地区是我区待改造地块较集中的区域,其中46号、55号、54-1号等旧住房成套改造地块都集中于此,另有兴业房产、新亚药厂等待建工地。

(二)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26]是在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是社区物质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的综合体,具有物质和文化的双重性。一般说来,包括生态环境、住宅环境和公共环境。评价社区环境状况的常用指标有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率、烟尘合格率、噪声控制达标率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层的提升,居民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要求也日益迫切。特别是“双高区”的建设,必须有一流的社区环境相配套。
生态环境:创建“以人为本”的一流的环境面貌和生态环境品质,全面建成与“双高区”相匹配的现代化生态社区。
——绿化覆盖率:目前,石门二路社区绿化覆盖率为3%,人均绿地面积为0.51平方米[27]。在未来15年内,根据区有关部门的规划,本社区可增加绿地一个是苏州河南岸绿化样板段,二是计划在石门二路以东、新闸路以北地区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三是小区内绿化建设。“十五”期末,绿化覆盖率要达到10%,[2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4倍。
——烟尘合格率:继续保持烟尘控制达标街道称号,烟尘合格率确保100%。
——噪声控制达标率:继续保持噪声控制达标街道称号,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确保100%。
——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均逐步达到100%。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逐步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利用的管理与监督,强化废弃物分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
住宅环境:"五普”结果显示,本社区人均居住面积为12.05平方米[29],低于全区人均水平13.76平方米。通过大规模旧区改造,增加居住面积,同时人口降低,到2015年,人均居住面积要达到15平方米。[30]
市容环境:实现以街道为核心的社区综合管理,将社区建设、管理与道路整治、人文景观、绿化建设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社区公共环境品质。
——继续加大对违法建筑、设摊占路的整治与监管力度,在建成基本无违法建筑街道的基础上,到“十五”末全部消灭辖区内的违法违章建筑。
——优化区域路网布局,完成新闸路(江宁路—成都路段)、石门二路的拓宽工程,完成凤阳路、大田路重修和治理,加强南京西路、北京西路交通市容规范化道路的监管力度。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