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环境立法的趋势——市场机制的运用/蒋艳(6)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质上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国内大多数学者们
的文章中都提到改善产业结构作为应对这些规则的根本方法,但是政府怎样做才能推动企业
积极地改善产业结构呢?根据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市场机制,
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规制。以效益刺激效益,就是当企业认识到环境成本的存在之后,为了争
取降低这一成本,提高产品效益,采取技术手段改进生产流程,这同时又带动了产品的尤其
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事实上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也已出现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1987年上海
市闵行区上钢十厂与塘湾乡电镀厂开创了我国关于工业废水的排污权交易的首例。 近年
来,中国政府积极展开与外国合作,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与美国政府就环保
领域的合作达成了一揽子协议,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保局签署了包括"在中国利用市场机
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由美国环保协会提供技术、人员及资
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江苏南通与辽宁本溪两市被列为该项目的试点。在2001年底,南通天
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向南通另一家大型化工有限公司出售二氧化硫排污权,成为我国第一例真
正意义上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但即使目前进行的排污权交易中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比如说交易申请人必须到环
保局进行交易对象的搜索,交易达成的收入必须由环保局作为基金存放,企业利用该基金必
须打申请,经环保局审批等。虽然一定程度上的政府监管是必要的,但如果有过多的限制反
而会与利用市场机制之初衷相违。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的环境立法附和入世的要求,已经做出了新的努力。中华人民共
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
2003年1月1日起将施行的《清洁生产法》体现了一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在工业、
农业、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建立了改进技术、回收、循环利用、绿色包装、
内部监测与政府监控相协调等制度,赋予法律强制力的保障促使实施。然而问题在于这部法
律仍然带有过多的行政色彩,虽然确立了一定标准,但没有充分利用经济策略调动企业的积
极性。④
因此,为了今世以及后代的利益,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立法亟待革
新,需要革新,必须革新,那就是从利用市场机制开始,促进实现党和国家伟大的战略目标。
中国环境法律制度亟待真正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一套包括绿色税收、科学收费、排污权交易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