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李伟迪(5)
对于这样一个不满意的约法,孙中山为什么为之奋斗不息?甚至作为斗争的旗帜?他自己有一个说法:“余对于临时约法之不满,已如前所述,则余对于此与革命方略相背驰之约法,又何为起而拥护之?此读者所亟欲问者也。余请郑重说明之。……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故余自六年至今,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⑤
忠于历史,是历史研究价值的基础,有感于此,笔者提出孙中山与约法制订的问题,祈为引玉之砖。
注:原文发表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2003年出版。
①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524页。
② 罗正楷等,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大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23页。
③ 郑兆安等,中国革命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40页。
④ 张晋藩,中国法律史,法律出版社1995出版,第531页。
① 吴经熊,黄公觉,中国制宪史民国丛书第四编27,上海书店1992年出版,第36页。
② 杨幼炯,近代中国法制史,民国丛书第一编29,上海书店1989年出版,第77页。
③ 谢扶民,中华民国立法史,民国丛书第五编6,上海书店1996年出版,第358。
④ 王世杰,比较宪法,民国丛书第一编30,上海书店1989年出版,第678页。
⑤ 谢扶民,中华民国立法史,民国丛书第五编6,上海书店1996年出版,第359页。
① 王世杰,比较宪法,民国丛书第一编30,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第680、681页。
② 谢扶民,中华民国立法史,民国丛书第五编6,上海书店199年出版,第361页。
③ 杨幼炯,近代中国法制史,民国丛书第一编29,上海书店1989年出版,第92页。
④ 杨幼炯,近代中国法制史,民国丛书第一编29,上海书店1989年出版,第92页。
⑤ 王世杰,比较宪法,民国丛书第一编30,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第684、685页。
① 五权宪法
②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第330页。
③ 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第139页。
① 吴经熊黄公觉,中国制宪史,民国丛书第四编27,上海书店1992年第39页。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