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两极分化,基于理想供需模型的法律调控/杨松(15)
无论是4000亿美元,还是13000亿美元,这些“热钱”一旦进入中国就注定发挥资本贪婪的本性,到处乱窜,构成中国泛滥的流动性的一部分。无论集中进入到那个投资领域,都可以吹起巨大的资产泡沫,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与调控。
5.2.2、热钱进入中国的原因——套利套汇投资(房地产)获利
表5-2-1:历年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及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率走势图
其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节节高升,与美日等国利率长期倒挂,热钱流入加剧
自2005年我国启动汇率改革启动至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暂时中止,美元兑人民币累计贬值17.53%,从2010年我国启动二次汇改至2011年6月份,美元兑人民币再次贬值5.13%,自2005年至2011年 6月份,美元相对人民币累计贬值超过21%,而相应的人民币相对美元累计升值达到27.81%,超过了美国参议员舒默等提出的舒默法案中人民币兑美元低估27%的幅度。人民币对美元以年均4%左右单方面升值,国际投资客用美元对我国投资完全没有汇兑损失的风险。在加上日本国内长期实行零利率政策,美国从格林斯潘时代实行货币宽松及低利率政策,利率一直在0.5%左右徘徊,美日等国与我国利率长期倒挂。热钱可以实现无风险套汇套利。
其二、我国投资收益显著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房地产热钱汹涌
综观表5-2-2,我们看到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沪深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虽然在一些年份有所起伏,出现了畸高或畸低现象,如在2004年猛然下降到17.54%,随后在2006年陡然上升41.33%,一年之后达到峰值125.03%,2008年出现了深度调整,该比值深度下行至38.65%,2009年以后进入了长期的盘整期,该比值止跌回升到70%左右的水平。纵观我国股市这些年的变化,大体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资产证券化的时代,而且经济证券化的进程正在不断的加速之中。我国2011年的股票总市值265422.6亿元,GDP为397985.0亿元,证券化程度只有66.69%,不足70%,相对于欧美日超过100%的经济证券化程度,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表5-2-2:我国沪深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走势图
据相关报道,2010年末,上海的房地产总值已经超过10万亿,而全国房地产总值更是超过了100万亿。如此说来,我国的房地产总值达到了GDP的2.5倍以上,再加上沪深股市总市值,二者之和达到了同期GDP的三倍以上。我国的经济虚拟化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欧美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如此的庞大,足以吸纳海量的资金,不管是国内资金还是海外热钱,已然成为一个极赋投资吸引力的价值洼地,资金流汹涌澎湃,无数投资投机者趋之若鹜。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这些“热钱”中的大部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总共2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