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古晶(30)
在我国进入WTO之后,我国保险公司必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会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保险资金的投向十分单一。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的投向有四个:银行存款,国债,同业拆借,以及2000年初我国允许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渠道狭窄,导致了保险资金利用的效率低和保险公司的收益差。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长期金融工具,而保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也是长期性质,而且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信用高(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级别与美国国债相差无几),安全系数强,成为保险公司的投资工具实在是恰如其分的。
同样,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的投资面也很狭窄。例如,根据1998年6月颁布的?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第47条:养老金的收入包括存入银行的利息与运营收入。但没有明确规定那种运营收入是合法的。又根据1999年3月通过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4条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为了防范风险,对住房公积金实行严格监管是正确的,但只能存入银行必将降低基金的增值能力。考虑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性质,应当放宽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的投资领域。
根据国务院证券委发布的?证券投资资金管理办法?(1997年11月14日发布),证券投资资金组合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个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总值的五分之四;一个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五分之一。根据该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没有任何法律限制,而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良好特性,也势必会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以下全部或部分业务:(1)吸收公众存款;(2)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3)办理国内外结算;(4)办理票据贴现;(5)发行金融债券;(6)代理发行、兑付、承诺政府债券;(7)买卖政府债券;(8)从事同业拆借;(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10)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11)代理收付款及代理保险业务;(12)提供保险箱业务;(1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在这些业务中,商业银行可以对各种机构和个人提供多种形式的贷款,也可以对票据进行贴现,但不能买卖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更不用说住房抵押贷款债券。然而,考虑到增强商业银行的收益率,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应当在今后?商业银行法?的修改中对商业银行的投资领域作出新的规范。实际上,商业银行可以拥有自己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也可以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这些证券是可以交易的,其流动性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二级市场来保证,这样商业银行持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按很低的交易成本迅速出售这些抵押贷款证券。


总共4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