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叶金强(13)
[11]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第三版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12]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13]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14]参见谢鸿飞:《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
[15]See U. Magnus, Comparative Report on the Law of Damages, in U. Magnus (Ed.),Unification of Tort Law: Damag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p.192.
[16]参见注[14]。
[17]原司法解释尚存的不妥之处在于,未将精神利益侵害的侵权构成要件作为抚慰金请求权发生的前提,因而可能会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过度扩张。例如,在过失导致他人的纪念物品灭失的场合,纵然受害人有严重精神损害发生,若侵害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灭失之物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就不应当让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18]新法制定过程中,已有学者指出:侵权责任法无需对违约情况下的精神损害赔偿作出特殊规定。参见张新宝:《从司法解释到侵权责任法草案: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暨南学报》2009年第2期。
[19]参见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第2期。
[20]Vgl. Hermann Lange/Gottfried Schiemann, Schadensersatz, 3. Auflage, J. C. B. Mohr (Paul Siebeck),Tubingen, 2003, 5.432
[21]Vgl. Christian Katzenmeier, Die Neuregelung des Anspruchs auf Schmerzensgeld, JZ, 2002, S. 1034.
[22]参见注[5],第32页。
[23]See Jennifer Arlen, Tort Damages, in: Bouckaert, Boudewijn and De Geest, Gerrit (eds.),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umeH. Civil Law and Economic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0, p.713.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