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的社会控制理论解释/吴玉才(4)
可以说社会化与社会控制具有共同的最终目的,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是可行且有必要的。
二、抑制与欲求的矛盾
结合中国国情,笔者认为社会控制理论中遏制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有所欠缺,这是由于中国较为独特的传统教育方式造成的。
(一)遏制理论的四个方向
通过第一个方面的了解,可以得知遏制理论的观点是:犯罪是个人内在的控制能力和社会中存在的外部控制因素缺乏的结果。遏制犯罪的力量来自于四个方面:外部压力、外部遏制、内部遏制、内部推力。
这四种因素是从自我中派生出来的不同方面或层次, 因此自我是内部推力的遏制力量, 而亲社会的交往则是抵御外部压力的缓冲器和外部拉力的遏制力量。可以说,遏制理论的四个方面就像是四面墙,它在理论上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方面,但是,虽然它涵盖了吸引和遏制、内在和外在的各个方面,看似周延,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去深究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占了主要的部分或者说哪一个部分的缺失最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越轨甚至是犯罪,这不能说不是遏制理论的美中不足。
(二)砌墙破墙的怪圈
笔者把遏制理论假象为四面墙,运用“遏制理论”就是在不断给这四面墙加固,一旦哪一个方面有所欠缺,就把哪一个方面“砌高”。但近年来少年犯罪率不降反升。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如果说这是一场砌墙的工程,那么可以说现在破墙而出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三)传统教育方式的缺陷
问题出在砌墙的行为本身么?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此,而是出在执行上,即遏制理论本身没有错,但是在如何运用它上出现了偏差。
传统教育理论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仍然适用么?笔者认为不见得,这是因为它的受众虽然还是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但是受众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的根本的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普通人格是出于归属型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人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的大趋势是普通人格从归属型转向自尊型。如果说1992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大大地加速了这种趋势,中国加入WTO将又一次加速这种趋势。
人格的转型也意味着人们的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的变化。人们的行为受需要满足的支配。人格从归属型转向自尊型,意味着在人们的行为中,自尊需要的支配力将逐渐占据优势。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