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刑法中的责任原则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冯军(25)
{2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页31以下。
{25}同上注,页1049以下。
{26}参见张明楷:“责任主义与量刑原理—以点的理论为中心”,《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页137。 {27}参见(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见前注{24},页1051。
{28}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418。
{29}张明楷,见前注{26},页139。
{30}张明楷,见前注{26},页135。
{31}张明楷,见前注{26},页140。
{32}张明楷,见前注{26},页136。
{33} Vgl. Welzel Strafrecht§22 Ⅲ ,1,
{34}张明楷,见前注{26},页136。
{35}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517 。
{3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页91。
{37}同上注,页189。
{38}(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页65。
{39}高铭暄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页39。
{40}参见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40。
{41}Vgl. Hassemer Civitas Bd. IX S. 27 ff, 41 ff
{42}(德)雅科布斯:《行为责任刑法—机能性描述》,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5以下。
{43}张明楷,见前注{26}页144。
{44}如果认为最高人民法院这一解释的根据在于,逃离事故现场就给重伤者造成了死亡危险,因此,是影响不法的因素,因此也是影响定罪的因素,那么,就不应把“逃离事故现场”限定在“为逃避法律追究”上。
{45}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卷)(1992-1996年合订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页237以下。
{46}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页308。
{47}参见中国新闻网2011年5月10日题为“最高法:并非醉酒驾驶机动车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中的报道,http://news. xinhuanet. com/legal/2011-05/10/c_121400801.htm.


总共2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