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侵权之“权”的认定与民事主体利益的规范途径/王成(29)
[47]参见Erwin Deutsch, Unerlaubte Handlungen, Schadenersatz und Schmerzensgeld, S. 123。
[48]参见前注[46]。
[49]参见Karl-Heinz Gursky,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S. 219。
[50]参见Erwin Deutsch, Unerlaubte Handlungen,Schadenersatz und Schmerzensgeld, S. 126。
[51]参见前注[5],史尚宽书,第110页。
[52]参见陈忠五:《民法》,新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湾)2008年版,第58~59页。
[53]参见前注[5],王泽鉴书,第79页。
[54]参见同上,第109页、第196~202页。
[55]修改后的第195条第1款中,仍没有包括肖像权。
[56]比如,有一些案件,法院认为被告侵害原告的“权利”,因此适用第184条第1款前段,但学说认为侵害的系利益,应适用第184条第1款后段。此种情况,仅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的介绍中,就有不少例子。参见前注[5],王泽鉴书,第336页、第339页。
[57]参见同上,第78页、第320页等。
[58]同上,第320页。
[59]参见Ermann/Schiemann, § 826 Rn. If; Siebert/Honn, § 826 Rn. 1~4; Tubner, Standards und Direkten in Generalklauseln, 1991。转引自同上,第321页。
[60]参见前注[5],史尚宽书,第162页。
[61]参见前注[5],王泽鉴书,第343页。
[62]同上,第349页。
[63]参见苏永钦:“再论一般侵权行为的类型”,载氏著:《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334页。
[64]前注[5],王泽鉴书,第349页。
[65]参见前注[63],苏永钦文。
[66]参见前注[5],史尚宽书,第160页。
[67]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苏永钦认为,权利、风俗和法律被放在构成要件里,不是以其为保护客体,而只是对于社会上无数的财产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形,以其为必要的筛选工具而已。参见前注[63],苏永钦文。


总共3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