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怎么看“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李玉萍(6)

  2011年7月21日,这些在现行刑事审判模式中不常有的做法出现在了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一起涉嫌诈骗罪案件的庭审现场。

  (详见本报2011年8月3日一版)

   社会评议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

  这次修法对非法证据排除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是很大的进步。从制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保障。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是本次修改最大的亮点。刑诉制度关系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刑诉法,既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有利于司法机关在刑诉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汪建成:

  刑诉法的修改还使过去比较原则性的规定更加明确和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比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去司法机关也有一些规定,但这次修法规定了一套排除程序。谁提出来排除非法证据,之后怎样审查,审查后如何裁决等等,有了一套具体明确的规定,这样在司法过程中容易操作。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

  这次修法主要调整了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问题,改变了过去偏重打击和惩罚犯罪的做法,把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

  ■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

  刑事诉讼的目的,除了追究犯罪,还在于保证无辜的人不受追究。作为普通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发生犯罪的可能;但是作为国家,应该追求最高的善,这就要求国家在任何时候都要避免自己犯错误,特别是不能犯以合法的方式侵害人的自由、财产和生命的错误,保证无辜的人不受追究是刑事诉讼的底线。刑诉法实际上是一部涉及公民权利保障的非常重要的基本法律,所以法律界也称之为“小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这非常重要。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第二条,而不是写到作为宗旨的第一条,就是为了把它作为刑诉法的任务和原则,从而有更强的务实性和针对性。



(作者为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