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监狱职能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若干思考/徐云龙(2)
监狱既然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必须与时俱进,监狱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荒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不能在监狱发生贫困。教育改造罪犯,如果出现这种贫困是不可想象的。教育改造罪犯,我们凭什么?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下,说得确切一点,就是要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和支撑。用对待“敌人”的态度是不行的;用打骂体罚的方法不仅不行,无济于事,而且是不允许的;用什么?必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改造罪犯的“基本功”。无论是教育、感化、挽救,还是灌输、疏导、批评,都必须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量。要使罪犯心服口服,真正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挽救,监狱警察就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修养内涵的“基本功”。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有效地发挥监狱的职能作用,就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首先就要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须的。所以﹕
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们必须更新监狱职能观。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从法律的层面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上来重新认识监狱不断职能,科学界定监狱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担负的基本职能和应发挥的有效作用,逐步强化和纯化监狱“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本质功能,弱化直至剥离其不应承载的,如完成经济指标,创造经济效益等功能。监禁刑的关押本身就体现着惩罚,刑罚过程应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和重新社会化的实现上来。事实证明,监狱工作只有以改造人为宗旨,把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中心任务,监狱工作才能发展,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监狱的本质功能才能实现。
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们必须更新刑罚执行观。刑罚执行不仅是一种执法过程,也是一种对罪犯的教育挽救过程。强制性是监禁刑的必要手段特征,但不应该是唯一的特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基本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权保护意识。因此,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基本人文的、有限自主的、相对宽松的形式和内容应该逐渐增强。确保监狱行刑公正,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监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能,对罪犯执行刑罚,实行改造,其中蕴含的是正义的价值。只有实现了行刑公正,监狱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如果监狱警察执法不公正、不公平,将使罪犯对法律权威产生动摇和怀疑,失去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从而抵消监狱教育改造的效果。因此,监狱警察必须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度,去认识行刑公正的社会价值。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监狱封闭的行刑方式,应该向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行刑方式转变,逐步提高监禁刑执行的开放程度,扩大社会力量改造罪犯的参与指数,缩减监狱封闭与社会开放之间的反差效应,最终实现行刑社会化。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