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原则/唐湘凌
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原则

浙江省长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黄山市鸿维房地产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上诉案分析


一、本案要旨
本案要旨为,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建设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无论原因如何,承包方都负有维修的义务,但是对于质量责任的承担,应当查明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由责任方承担质量责任即维修费用。
2008年6月16日,鸿维公司与长城公司就鸿维公司开发的鸿威东方丽景二期Ⅱ区高层住宅(63#、65#、66#、69#)土建及安装工程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鸿维公司与长城公司因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等问题产生纠纷。2009年6月29日,鸿维公司以长城公司在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和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地下室和主体施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且拒绝按照监理的指令予以整改、修复,同时屡屡出现违反上述合同及补充协议相关约定的行为等为由,向长城公司发出了《解除合同通知书》。在本案诉讼过程中,鸿维公司申请对长城公司承建的63﹟65﹟66﹟三幢房屋的地下室工程是否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如存在质量缺陷的整改修复方案、费用进行评估鉴定。经一审法院依法委托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检测,结论为:“被测地下室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收缩与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产生,混凝土成型后如存在养护不良或施工超载或过早堆载的施工不当行为均会促进裂缝的产生与发展。裂缝应进行处理以满足结构耐久性及正常使用性要求,请有相关资质单位根据本站报告提出处理意见。”一审法院又依法委托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进行造价鉴定,结论为:工程修复造价440763.51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为:长城公司对涉案工程质量是否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长城公司承建的63﹟、65﹟、66﹟三幢房屋的地下室工程经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检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长城公司辩称造成地下室质量原因是鸿维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所致,但其并未提供相关证据加以证明,与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也不相符,故对长城公司该辩解意见,不予采纳。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一审法院委托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对涉案房屋地下室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鉴定,结论为:地下室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收缩与温度应力共同作用产生,混凝土形成后如存在养护不良或施工超载或过早堆载的施工不当行为均会促进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该鉴定报告载明:对混凝土强度的抽检满足设计要求,抽检的钢筋距离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抽检的板厚满足设计要求;对地下室结构设计图纸进行复核,基础承载力等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地下室裂缝的产生原因系施工不当行为造成的,长城公司辩称地下室质量问题系鸿维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所致,与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不相符,法院不予采纳。长城公司称双方就工程修复与费用承担问题已达成协议,因没有证据予以证明,法院不予认定。因此,一审判决长城公司承担地下室修复损失338717元并未不当。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