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的学习与思考/徐升权(6)
最后,笔者认为虽然说对美国这样宪政发达国家的宪法思维、宪政制度学习很是必要,但对
于我国宪政建设来说,仅仅借鉴他们的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宪政建设不能够离开中国传统文
化的学习与剖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只有能够与我国传统文
化相交融的宪政才是能够起实效的中国宪政。
注释:
------------------
1 . 本文是关于《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之域外影响》的读书心得。该书由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中文版由郑戈、赵晓力、强世功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0版翻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2 .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系01级
3 .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P.732
4 . 张友渔:《宪政论丛》(上),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P.100
5 . 毛寿龙:《宪政之路:从尊重宪法开始》载自《南方周末》2003年3月13日,A1版
6 . 刘军宁:《宪政之路:从尊重宪法开始》载自《南方周末》2003年3月13日,A2版
7 . 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宪政与权利》,三联书店1997年版,P.1
8 . 同7,P.3
9 . 段元:《中国宪政改革的理性之声》载自《领导文萃》,2003年第4期,P.17
10 . 这些问题还属于我国宪法学研究的动向。具体可以参见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的动态与课题》载自《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P.3
11 . 同7, P28
12 . Gustave Zagrebelsky:《Annuaire International de Justice Constitutionelle》,Economica et Presses Universitaires L’Air-Marseille,1987版转载自《宪政与权利》: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P.49
13 . 参见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的动态与课题》载自《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P.5
14 . 同7, P.4
15 . 同7,P.130
16 . 同7,P.153
17 . 崔之元,《财产权与宪法》载自《读书》,2003年第4期,P.23
18 . 同7,P.224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