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加拿大陪审法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制度/王一怀(6)
其次,加拿大对审前偏见的程序救济主要是在判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陪审制度主要依赖于制定法的规定,但关于审前偏见的规则主要是在司法判例中产生。例如,由公诉人对陪审员行使的“靠边站”回避程序,先是由最高法院认定为违宪后,才由议会在修改刑法典时予以废除,代之以与被告拥有相同次数的绝对回避请求权。有关对审前偏见的其它规定,也大多在判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如一般偏见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后来由最高法院在判例中加以承认。此外,与判例法依据社会发展情况而发展变化的特点相适应,有关审前偏见救济的规则也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例如,“有因回避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的程序救济方法”〔25〕。加拿大法官认为,“加拿大的社会情况在变化之中,因此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来促进公平审判的法律目标的实现并培育社会大众对公正的信念〔26〕”。由此可见,加拿大陪审制度的有关规则,既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通过判例发展和完善起来。
再次,加拿大陪审法对“审前偏见”的救济,体现了对公正审判价值的重视,也是判例法对陪审制度的完善,其经验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讨论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尽管人民陪审制与加拿大的陪审团制很不相同,但陪审制作为人类社会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文明,其合理的成分仍具有为我们借鉴、吸收的价值。因此,加拿大的审前偏见救济制度中的合理内容,完全可以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中予以借鉴和吸收。

注释:
〔1〕见1982年《加拿大宪法法案》(Constitution Act, 1982)第一部分《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第十一条(f)款。
〔2〕见NEIL VIDMAR: THE CANADIAN CRIMINAL JURY: SEARCHING FOR A MIDDLE GROUND,LAW &COMTEMP. PROBS. 141 (SPRING 1999)
〔3〕〔6〕〔8〕;〔10〕〔14〕〔16〕〔22〕;〔17〕〔18〕的判例,分别转引自注〔2〕文第157页;第158页、第160页、第161页、第164页;第163页。
〔4〕见NEIL VIDMAR: PRETRIAL PREJUDICE IN CANAD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CRIMINAL JURY, 79 JUDICATURE 249, 252 (1996).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