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我国法院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权的行使/王化霞(4)

  院长庭长的面上管理以全面掌握审判执行工作基本态势为基础,进行综合指导,对此,应注重借助质量评查结果和质效评估数据。一是针对质量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组织专题研讨、专项培训,预防和减少类似错误。二是仔细研判审判质效评估数据,分析审判执行整体运行态势,作为优化审判指导监督、实现科学管理的依据;定期召开院务会或工作例会,研究审判质效评估数据及其变化,认真查找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注意抓住案件审判执行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研究背后的实质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督促落实改进。三是定期主持召开审判长联席会、典型或新类型案例评析会,统一同类案件裁判的价值取向和法律适用。四是定期主持召开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涉诉信访案件例会,分析研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督促落实。五是组织常规培训、法官讲坛和庭审观摩等活动,开展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学习,相互交流审判经验,研讨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法律适用能力。 

  院长庭长是法院管理主体的中坚力量,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是法院管理的关键环节,强化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权是完善法院内部监督机制,不断推进法院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当前形势下,院长庭长如何更好的行使审判监督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章立制,使审判管理工作制度化、体系化,并努力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推动司法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