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及其启示/喻文光(16)
[xxxix]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Aufl. 14, §1, Rdn. 13ff., §3, Rdn. 11.
[xl]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Aufl. 14, §1, Rdn. 16., §2, Rdn. 15; Köbler, Gerhard: Juristische Wörterbuch, Aufl. 12, S.295.
[xli] 参见高秦伟:“社会保障行政的法理与课题”,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杨建顺 主编:《比较行政法——给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实证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国兴:“超越‘生存照顾’的给付行政——论给付行政的发展及对传统行政法理论的挑战”,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6期;江必新、邵长茂:“共享权:给付行政程序与行政法的变革”,载《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xlii] 参见《德国社会法典》第12部第75至79e条。
[xliii] 姜明安:“全球化时代的‘新行政法’”,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于立深:“概念法学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载《法学家》2009年第3期;章剑生:“现代行政法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于安:“论我国社会行政法的构建”,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xliv] [美] P·诺内特、P·赛尔兹尼克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xlv] 于安:“论社会行政法”,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第45页。
文章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