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龙俊(21)
[12]参见[日]山中康雄:《民法177条について》,爱知大学法经论集51~52号(昭和41年),第19页以下;[日]星野英一:《民法概論Ⅱ》,良书普及会昭和55年版,第39页以下;[日]铃木禄弥:《物権法講義》,创文社平成4年版,第113页;前引[10],内田贵书,第433页。
[13]参见前引[5],滝沢聿代书,第29页。
[14]参见[日]原島重義、児玉寛:《対抗の意義》,载舟桥谆一、德本镇编集:《新版注释民法6》,有斐阁平成9年版,第426页。
[15]参见[日]中岛玉吉:《民法釈義巻之二物権編上》,金刺芳流堂昭和2年版,第67页;[日]石田文次郎:《物権法》,有斐阁昭和22年版,第101页以下。
[16]参见[日]末弘严太郎:《物権法》上册,有斐阁昭和31年版,第154页;[日]舟桥谆一:《物権法》,有斐阁昭和35年版,第146页以下;前引[9],近江幸治书,第53页。
[17]参见前引[14],原島重義等文。
[18]参见前引[5],滝沢聿代书,第190以下,第209、222、264页。
[19]参见[日]七户克彦:《対抗要件に関するボアソナード理論》,《法学研究》64卷12号(平成3年),第205、210、216、219页;[日]高桥良彰:《ボアソナードの二重譲渡について——「倫理」• 「自然法」• 「実定法」をめぐる覚書——》,《都立大学法学会雑誌》30卷1号(平成元年),第645页以下;[日]松尾弘:《所有権譲渡の「意思主義」と「第三者」の善意•悪意(二•完)》,《一橋論叢》111卷1号(平成6年),第92页以下。
[20]参见[日]半田正夫:《不動産の二重譲渡への一つのアプローチ》,《北大法学論集》16卷4号(昭和31年)。
[21]参见[日]筱塚昭次:《物権の二重譲渡》,《法学セミナー》昭和40年8月号。
[22]参见[日]梅谦次郎:《民法要义卷之二》,有斐阁明治29年版,第17页以下;前引[7],富井政章书,第61页以下;[日]横田秀雄:《物权法》,清水书院明治42年改订增补版,第76页以下;前引[7],川名兼四郎书,第16页以下。
[23]例如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4条排除了通过欺诈或胁迫方式妨碍登记的第三人;第5条排除了有义务为他人申请登记的人,如出让人的受托人、代理人等。
[24]参见日本大判明治38年10月20日民录11辑1374页;大判明治40年12月6日民录13辑1174页;大判明治41年4月6日民录14辑395页。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