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利释义学体系初探/郑贤君(11)
[8]原文为“Specific guarantees in the Bill of Rights have penumbras,formed by emanations from those guarantees that help give them life and substance.Various guarantees create zones of privacy.”See 381 U.S.479.
[9]技术上崩溃是一切科学危机的核心。危机导向革命,新的“典范”就要应运而生,代替旧的“典范”而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楷模。当然,新旧“典范”的交替,期间并没有一个清楚的界限。早在旧“典范”如日中天之时,新“典范”即已萌芽,不过当时不受注意罢了。新“典范”当令之后,旧“典范”并不必然完全失去效用。参见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0]关于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规范含义与宪法法理解读,参见郑贤君《基本权利原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121页。
[11]该问题涉及不同宪法价值之间的平衡问题。德国理论认为,平衡只发生在将基本权利视为客观价值之时,法官在私主体之间进行的价值权衡。美国也存在平衡问题,但不是在私主体之间,而是当宪法基本权利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官的权重。为此,斯卡利亚和布莱克否定平衡概念,认为基本权利优于政府权力是一个宪法假定,个人基本权利与政府利益之间不具有可比性。See Walter F. Murphy,James E.Fleming, Sotirios A.Barber, Stephen Macedo,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third edition, 2003 by Foundation Press, P433。
【参考文献】
[1]韩大元.基本权利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J].中国法学,2009,(6).
[2][日]铃木义男,等.行政法学方法论之变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德]施托莱斯.德国公法史:国家法学说和行政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59.
[4]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99,
[5]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兰州:兰州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42-43.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