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论:罪刑法定与机能权衡/蔡桂生(21)
[26]普珀,见前注[15],页254。
[27]Vgl. Roxn(Fn. 12),§ 7, Rdn. 38.
[28]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偷了一匹马,不能够因为他会讲一个逗人发笑的故事就无罪,不能因为他没讲笑话就处以极刑(参见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244)。
[29]Vgl. Roxn(Fn. 12),§ 7, Rdn. 56.
[30]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页71,注3。
[31]Vgl. Canaris,Systemdenken und Systembegriff in der Jurisprudenz, 1969, S. 138 f.
[32]综合参见陈兴良:《教义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页155;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96-97;王充:“体系与机能之间—论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大谷实,见前注[30],页83-84;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115-116;等等。
[33]大塚仁,见前注[32],页115-116;大谷实,见前注[30],页83-84。
[34]参见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代自序,页3-4。
[35]曲新久:“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走向”,《政法论坛》2007年第4期。
[36]在德国学者毛拉赫(Maurach)和齐普夫(Zipf)大部头《刑法总论》教科书中,作者讲到构成要件的任务时,也只列了两个机能:第一,限制国家刑权力的保障机能;第二,作为犯罪的根据的基础功能(法定的构成要件乃是法官审查案件的出发点,亦即借助于论证构成要件从而较快地启动程序,同时也能保障法安全性)。Vgl. Maurach/Zipf, Strafrecht Allgemeiuer Teil, Teilband 1, 1992, § 19, Rdn. 38 ff.
[37]参见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页20-21、33-34、41-42、70-71、76。
[38]Vgl. Jakob,Strafrecht Allgemeiuer Teil,2. Aufl., 1991, § 1, Rdn. 9 ff.; § 17, Rdn. 22; ders.,Staatliche Strafe, Bedeutung und Zweck, 2004, S. 29.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