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与民事责任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魏振瀛(23)
[4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42]参见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 456-459、 480-481页。
[43]参见由嵘:《日耳曼法简介》,法律出版1987年版,第8页。
[44]参见李宜琛:《日耳曼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117页。
[45]关于纯然责任契约,参见注[44],第122-130页。
[46]以上两段参见注[44],第104-105页。
[47]参见注[44],第106页。
[48]参见注[44],第125页。
[49]参见李宜琛:《债务与责任》,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3;注[44],第105-107页。
[50]同注[44],第131页。
[51]同注[43],第59页。
[52]同注[42],第320页。
[53]同注[44],第102页。
[54]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09页。
[55]引自《法国民法典》,李浩培、吴传颐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3、 189页。
[56][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69页。
[5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58]尹田:《评侵权责任的独立成编与侵权行为的类型化》,《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第102页。
[59]《法国民法典》上册,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 459页的司法解释。
[60]参见[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册,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7-658页。
[61][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均、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62]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63][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杜景林、卢湛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64]参见注[49],第194-199页;注[54],第213-226页。
[65]王泽鉴:《债法原理》(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