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背景下的行政指导适法性分析/宋加堂(5)
行政指导的产生和发展是政府角色和行政模式之政策选择不断演进的结果。它作为对形式法治的补充和配合,以一种灵活、多样的方式践行了实质法治,顺应了现代行政活动的发展趋势。行政指导不因为实践中法律规定少、法定性差而丧失其合法性。相反,行政指导与现代法治精神息息相通。《宪法》中使用“指导”、“引导”、“鼓励”等词语对行政指导作出规定,以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其合法地位,这就需要尽快将行政指导纳入法治化轨道。
参考文献:
1.莫于川,《我国实施行政指导的原因、现状及法治化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莫于川,《应积极发挥行政指导措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作用——兼论通过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提升政府的危机干预能力》[J],《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3.[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4.[法]勒内•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88页。
5.[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6.[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著:《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4页。
7.参见[美]斯图尔特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M],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3-14页。
8.莫于川:《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9页。
9.章志远:《行政指导新论》[J],《法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期。
10.莫于川:《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5页。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