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德国法上框架合同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陈进(12)



注释:
[1]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7 页。从提到框架合同的中文资料来看,大部分都是引用的黄立教授的定义,如崔建远:《合同法总论》(上卷)(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90页;高蔚卿:《长期合同问题研究》,载王利明、奚晓明主编:《合同法评论》(2004 年第 2 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32 页;毕经纬:《继续性债务关系研究》,清华大学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8 页;屈茂辉、张红:《继续性合同:基于合同法法理与立法技术的多重考量》,《中国法学》2010 年 4 期。
[2]毕经纬:《继续性债务关系研究》,清华大学 2005 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 8 页。
[3]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7 页。
[4]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 Buch1: Allgemeiner Teil§§ 139-163, Berlin: Sellier-de Gruyter, 2010, Vorbem zu §§ 145 ff, Rn. 54;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and 1: Allgemeiner Teil, 6. Aufl., München:Verlag C.H.Beck, 2012, Kramer: Vor § 145, Rn. 41.
[5][6][57]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and 1: Allgemeiner Teil, 6. Aufl.,München: Verlag C.H.Beck, 2012, Kramer: Vor § 145, Rn. 41.
[7]Karl Larenz/Manfred 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 verlag C.H. Beck München,2004, § 23, Rn. 112; Heinz Hübner,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es, 2. Aufl.,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Verlag, 1996, Rn 992; Palandt-Heinrich,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70.Aufl., München: Verlag C.H.Beck, 2011, vor §145, Rn 19.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