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苏号朋(10)
注释:
[1]刘俊海.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友好型社会的构建[J].中国法律,2010(5).
[2]陈红霞.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J].消费导刊,2009(10).
[3]王新红,李清萍.以消费者为本,构建和谐消费关系[J].消费经济,2011(6).
[4]林益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37-38.
[5]吴民许,杨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6]苏号朋,鞠晔.论网络消费欺诈的法律规制[J].法律适用,2012(1).
[7]张雨林.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格主体研究[J].电子商务,2007(1).
[8]王建文.我国预付式消费模式的法律规制[J].法律科学,2012(5).
[9]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一个人信息保护法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5.
[10]蒋舸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模式的选择[J].法律科学,2011(2).
[11]王利明.论个人信息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J].苏州大学学报,2012(6).
[12]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3).
[13]迟颖.论德国法上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之撤回权[J].政治与法律,2008(6).
[14]张学哲.论消费者撤回权的构成与行使要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
[15]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8.
[16]杨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功与不足及完善措施[J].清华法学,2010(3).
[17]孔东菊.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和完善[J].法学杂志,2010(8).
[18]张为华.美国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94.
[19]黄金荣.走在法律的边缘—公益诉讼的理念、困境与前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4):85.
出处:《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