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湖南通讯版许霆案无罪的真相/肖佑良
还原湖南通讯版许霆案无罪的真相
2011年11月,张某在山西省平遥县安装一台中联重科牌塔吊设备时,发现驾驶室的操作手柄下有一张手机卡,随手就捡了起来带回家,将卡插在了电脑无线上网盒内,电脑马上能上网了,就用它上网看电影,聊QQ,一共使用了七个月。张某自认为这张卡与其他手机卡一样,余额不多,想等到用完余额停机后就扔掉。
原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融资方式销售给客户的一台塔机,配置了GPS远程控制系统,内置其中的手机资费卡脱落了。《长沙移动与中联重科GPRS卡合作协议》约定,该卡是按10元/月的包月卡,该卡的信用额度为20元,超过30元,双方约定自动停机。
中联重科因内部改革,直到在2012年6月下旬才发现这张卡数据流量异常,6月29日报案,7月4日警方赴太原以涉嫌盗窃罪刑事拘留了张某。自2011年12月开始的七个月中,该手机卡产生数据流量费用达20余万元。
案发后,对张某的行为,有人认为是盗窃,有人认为是诈骗,更多人认为不是犯罪,可谓众说纷纭。
对于这起被称之为湖南通讯版的许霆案,笔者认为,这起案件除了张某的行为,还有中国移动的电脑系统参与其中,上网服务是客户与服务商互动的结果。
移动通讯系统,与银行、证券、期货等电脑应用系统一样,都是由电脑对客户的行为进行管理的,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不需要直接管理客户的行为。这些行业都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客户群,其中的每个客户在24小时中的行为,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用人工来管理每个客户每天24小时内的行为,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这些行业早已实现对庞大客户群中的每个客户24小时的行为进行电脑自动化管理。大家习以为常的24小时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电脑代替人脑,对客户的24小时行为进行日常管理,奥秘就隐藏在电脑的操作程序中。凡是学过软件的人都知道,电脑操作程序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的程序语句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逻辑判断的程序语句,电脑技术的核心是能够进行逻辑判断。与电脑技术紧密衔接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俗地讲,就是电子信息可以即时通过电子开关启动电动机转化为机械动作。电脑应用系统是依靠这两大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是基于判断而运行的。例如,当客户将银行卡插入ATM机后,屏幕上提示请输入密码,当客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才能进入操作界面;当我们输入的密码不正确时,屏幕提示“密码错,请再输入一遍”。其中就有一个从银行卡上读取客户预留密码后,与客户输入的密码进行比对判断的过程。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