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古人判词中的说理论证/张建伟(4)

读古人判词,常觉有些内容人情味十足。儒家式司法,重在不违律令而又合乎情理,从这些判牍中可以饱览。袁枚为官一任,处理案件颇有心得,其写过一首诗,叙述自己的为官之道,其中有两句耐人寻味——“狱岂得情宁结早,判防多误每刑轻”,意思是刑事案件难道都能发现真相,不如早一点了结,不要淹留;判决常常发生错误,为了避免错判带来的灾难,量刑时可适当轻缓。我们从袁枚的判词中,也能够体会到他做官的风格和处世的态度。


判决书的个性与文采

古代为官者绝大多数是文人墨客,写得一手花团锦簇文章的不在少数。古代选任官员既有标准也有办法。元代徐元瑞在《吏学指南》中从行止(修养)和才能两个方面列举了选任官吏的标准,认为官吏的行止应当包括以下各目:孝事父母;友于兄弟;勤谨;廉洁;谦让;循良;笃实;慎默;不犯赃滥。官吏应当具备的才能包括:行遣熟闲;语言辩利;通习条法;晓解儒书;算法精明;字画端正。这些标准中虽然未明确提及言辞文笔,实则科举考试,便须考察其言辞文笔,明清不必说,隋唐宋元更是如此,因此从古代官员的判词中找处精彩绝伦的锦句,并非难事。

读古人判词,发现不少判词文采飞扬,可以当骈文和散文之类文学作品来读,而且那时的判词不限制个性,文采好的,自然可以大显身手。读古时判词,发现其中多为对偶句,我们可以随意拮取几例以观风采:

胡林翼在一起抢亲案件所作判词中有如下对仗句子:“鸳鸯枕上,早应开并蒂之花;合欢被中,何尚待双飞之鸟?虽说家贫,不妨遣媒人代为说合;邵家体谅,怎能有琵琶别抱之心。洞房花烛,只是欢庆之举;鼓乐亲迎,古籍原无记载。恩恩爱爱,寒窑与华屋争辉;卿卿我我,骑牛与跨骏何异?抢亲过于粗暴,情有可原;悔婚于情不合,不能采信。”

袁枚就一起离婚案所下判决中有这样的句子:“渔郎问渡,清泾与浊渭同流;神女为云,鸟道与羊肠莫辨。奠我疆于南亩,何丛界判鸿沟;启密钥于龙门,势且凿残混沌。虑乏邓攸之后嗣,遽效翁子之当年。琴瑟伊始,胡为伉俪情乖;岁月几何,安见熊罴梦杳。”这分明是美文,居然是判词的一部分,今日读来真感错愕。

李鸿章在一起自杀案中作出的一则判牍,其首便道:“婵娟碎玉,悍巾帼诚云厉阶;嬿婉埋香,莽须眉厥为戎首。盖雕梁本隘,鸾栖则雀蹄;芳露虽奢,蕙沾而蓬叹。酷间余辜,忌奚深怪。若夫倖拥慧姿,有惭情种。问骚雅固无有乎尔,语温柔亦莫知其乡。莺笼深院,携柑之酒翻赊;鸦啄芳林,护花之铃靡设。遂使愁娥陨翠,虚留怨叶题红。如哀哀越娥者,吾恨恨燕客也。金屋岂其贮娇,怅矣飘茵堕溷;纨扇徒尔工赋,嗟哉向犊操弦。既乏爱情,妒鸥比鹑羹以疗膏肓;复昧款曲,啼颜学珍珠而慰寂寥。”噫!这段文字,更见文采,不要说今日之裁判者已经写不出,就是念起来都认字不全。不过,文字虽然精美,却多少有点借题发挥之感,作为实用文书来说未免太过,作为文学作品来读,确实沁人心脾。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