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谈公安后勤保障工作在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龚福业(3)
  抓住制度落实这一根本,增强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执行力。一是突出实效抓落实。要积极适应日益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后勤保障工作要求,进一步理清管理关系,强化责任追究。各级后勤保障部门人员都要按章办事,无论管人管钱管物,都要以规章制度为准则,把一切管理活动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始终坚持把落实后勤保障规章制度放在突出位置,把标准制度作为实施管理的根本依据,逐步养成落实无理由、执行无条件、检查无交叉、督导无死角的“四无”良好工作状态,用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来确保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连贯、有序运行。二是破解难题抓落实。要建立经常性的检查机制。严格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装备财务工作意见》、《2012年公安警务保障工作要点》、公安部“210”工程,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相关的《规章》、《标准》等法规制度规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范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形成部署、落实、检查、督导、反馈、考核为主元素的“六点一线”工作定式,保证后勤保障工作管理在规范化轨道上健康发展。要明确奖惩机制。通过严格奖惩,明确责任,避免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充分调动后勤保障部门广大民警参与后勤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三是凝聚合力抓落实。后勤保障工作规章制度的落实不能仅靠后勤保障部门唱“独角戏”,涉及各级领导、机关、各科所队甚至每名民警。领导的作用具有示范效应和放大效应,模范带头和引领带动至关重要。因此,各级党委和领导要认真履行抓落实后勤保障规章制度的领导责任,把落实后勤保障规章制度作为公安队伍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各级领导要坚决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模范形象影响和带动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机关各部门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机关的整体效能,确保后勤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
  抓住管理创新这一目标,提升后勤规范化管理的推动力。一是突破难点。任何一项工作都存在着一个制约其发展水平的因素,只有将这个因素加以解决,才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在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调查研究,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弱项工作;要敢于揭露矛盾,看到差距,正视问题;要树立解决问题的决心,查找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根本。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漏洞多、易出问题的方面。例如要下决心研究解决公用物资、警用设施年年修、年年坏,年年购、年年缺的问题等等。只有解决了工作的薄弱环节,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整体工作的发展。二是整体推进。在实施管理中,要坚持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不能顾此失彼。要避免出现抓了钱的管理而忽视对物的管理,抓了物的管理而忘了对人的管理,抓了基层的管理而忽视了对机关的管理,抓了要害部位的管理而遗漏了对次要部位的管理。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把管钱与管物、管物与管人、管机关与管基层、管重点与管一般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和盲区。三是改革创新。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要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向其他好的单位学习,取其精华,把现代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去,变传统管理、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不断充实新知识,把公安后勤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比如说要把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注重细节,立足专业,在后勤保障工作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把规章制度贯穿进去,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实现规范化。使公安后保工作真正贯彻落实好精细保障,精确保障,精密保障,精心保障的总体要求。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