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鄢波(15)
参见朱景文:《比较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参见何莉:《经济法的法域性质》《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
参见史尚宽:《民法总论》,正大印书馆,中华民国六十九年,第3页。
参见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87页。
参见刘楠:《论公、私法二元结构与中国市场经济》,《民商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参见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记实》,法律出版社 ,1994年版,第 91页。
参见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参见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参见单飞跃、阳永恒:《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人大复印资料,2002 年第4期,第30页。
参见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94版,第37页。
参见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第377页。
参见王保树:《经济法的法益目标》,《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第30页。
参见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94版,第37页。
参见史尚宽:《民法总论》,正大印书馆,中华民国六十九年,第31页。
参见甘强:《质疑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第 页。
参见赖达清、唐敏:《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法》,《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394页。
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下卷,第27页。
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下卷,第27页。
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下卷,第252-253页。
参见郑少华:《社会经济法散论》,《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 373页。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