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张菊花9百万存款失踪案判决中的谜团/肖佑良(3)
但不久之后,张菊花发现,自己账户里的900万元不翼而飞。张菊花找到扬中市工行,被告知所有款项已被人通过网上银行,用U盾和密码转走。(以上摘自人民网作者肖山《储户900万元存款不翼而飞疑为工行职员盗转》一文)
900万元,张菊花说是对银行的存款,银行和法院认为是个人之间的借款。从上述材料来看,张菊花与何卫华是存款当天经人介绍才见面认识的,之前没有任何交往。初次见面,张菊花就将向多位亲友处筹措的900万元借给一位不了解底细的陌生人,这有可能吗?假如是个人之间的借款,有必要将钱存入银行,再由银行出具承诺函吗?因此,笔者认为法院对事实的认定,违背了基本的经验法则,与客观事实不符。本案张菊花900万元,不可能是借款,只可能是受高息揽储诱惑下的存款,张菊花手中的存折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一审法院所谓“综合分析本案证据,可以认定张菊花与何某之间存在借款关系”的观点,纯属主观臆测,没有事实依据。

谜团之三:何卫华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

更大黑幕:张菊花的代理律师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张的900万存款丢失,只是扬中工行方面欺骗储户、违反国家政策侵占储户资金黑幕的冰山一角。有关案卷资料显示,何卫华向警方承认,早在2007年,他就到镇江找一个体户,私刻了一枚“扬中市工商银行2号业务章”,从那之后10个月的时间里,他用这枚私刻公章,在银行柜台里借办理存款之机,以假公章控制了储户存款3000万元,并全部转走。其中,福建人阮章新在该行一次存款1200万元,当天晚上就被何转走了600多万元,幸亏阮警惕性高,第二天就发现了此事,并通过报警在扬中市工行讨回了全部存款。
何卫华控制储户资金的办法比较简单:先是让储户办理存款,并设法探知密码,然后以关心储户安全为名,建议储户将银行卡存放在银行,何则用这枚假公章给储户开具银行卡保存单与承诺函。待储户离开,他即用银行卡和探知的密码转走款项。阮章新的1200万元存款险被骗走的事情发生后,扬中市工商银行已经完全知道了何卫华的所作所为。但不知什么原因,该行没有对其采取措施,而是任由何卫华继续在营业岗位上坑害储户,直至张菊花的900万元被骗后,扬中工行的上级单位才给予何卫华以开除处分。
张菊花的代理人郑小平说:“储户到银行柜台办理存款,谁会怀疑公章有假?谁敢怀疑银行员工会勾结起来窃取存款?”郑小平怀疑,扬中市工行的黑幕,应该远不止这4000万元,因为银行方面努力掩盖,广大储户一直不知详情,所以更多黑幕可能还在等待揭发之中。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