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略论中国司法规律的内涵——兼谈司法规律对检察权配置的意义/贺胤应(4)
首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确保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更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司法机关是政法机关的核心组成部分,司法规律又是司法工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司法规律必然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天然的联系,具体就表现在司法规律的内涵必须要体现或反映法治理念的内涵,司法规律的内涵与法治理念的内涵相比更加具体。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司法规律在根本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即都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为指导,这些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司法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司法规律在实践基础和目的是一致的。首先,两者的实践基础都是以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民主法治实践为其基础的。其次,无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还是对中国司法规律探索,其目的都是一致的,即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法治建设,使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的法治发达国家,只是一个从宏观的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一个从微观的部分角度考虑问题。最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司法规律都需要借鉴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和外国的法治经验和文明。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建设的后发国家,一方面,需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可以继承的合理法律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法治经验和文明,避免走弯路。
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司法规律这种特殊的关系,笔者发现,本文所思考的中国司法规律的十大内涵,有三个内涵必须也应当引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分别是“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其它两个方面“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虽然没有直接引用,但在这七个内涵中或多或少都可以见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影子,尤其表现在公平正义,本文下面所谈到的司法平等、司法独立、中立权威等大多是对公平正义的细化和深度挖掘。
(二)中国司法规律的内涵
中国司法规律的内涵丰富,加之目前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不同的学者、专家难免理解不一、众说纷纭。司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形式,以公平正义为其最高目标,以正确、合法、及时为其基本要求。笔者认为,为了司法最高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实现和达成,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司法实践,从宏观的司法规律角度来认识和探讨中国司法规律的基本内涵,现阶段,中国司法规律须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