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小产量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运营方案/王瑜(4)
(三)专利及地理标志、品种保护
地瓜是中国传统农作物,在海南桥头镇以前都有种植,那时的地瓜兼做猪饲料。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家日本食品企业看中海南独特的热带环境优势,从日本引进地瓜新品种在桥头镇种植,取得了成功,桥头镇富硒的砂质土壤及地理环境使得这种地瓜比日本本土生产的品质还要好。同样的土壤和气候用以前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其品质天壤之别,可见品种很重要。据报道桥头镇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培育新品种。品种权是受保护的,植物新品种是一项知识产权之一, 植物新品种一般向农业部申请,获得品种权后其他人种植该品种需要向品种权人支付费用,如果别人擅自种植该品种可以制止并要求赔偿。
独特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特色产品可以申请地理标志,桥头地瓜估计也符合相关申请条件,可以申请地理标志。地理标志相当于政府颁发的特色产品证书,这个证明还可以制止其他地方人使用,因此地理标志对品牌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国地理标志分别由国家工商局和质检总局颁发,工商总局发的“地理标志”,质检总局给的是“原产地域产品”称号,地理标志也属于知识产权的内容之一。在农业生产中也有大量的技术可以申请专利,笔者在海南的农业公司任职期间,和一些小特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过交流,有的专利意识比较强,申请了不少专利。从作物品种的培养方式到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甚至是产品的保鲜,包装盒的设计等都可以申请专利。笔者对家具行业的知识产权使用情况做过市场调研,市场普遍反应专利对家具产品的销售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提升产品价格及销量,在农业领域专利匮乏的情况下申请专利对小特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应当具有提升作用,目前我国对申请专利还给予一定的补贴,不妨多申请专利。
四、知识产权维权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旦品牌出名,创新技术能带来价值,假冒必然随之而来,桥头地瓜市场假冒情况已经很严重,笔者在海口买到的桥头地瓜显然不正宗。农产品生产者尤其是小特农产品生产者的知识产权维权普遍面临经济能力及专业水平双重难题。因此小特农产品的知识产权维权需要一些不同的思路。
小特农产品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土壤与气候特色,这是老天的恩赐,无法进行侵权。维权的核心在于打击假冒品牌产品,假冒一般在于两方面:一是用外地出产的地瓜来假冒桥头镇出产的,这侵犯了地理标志权。二是假冒商标,比如其他擅自使用“桥沙”商标卖其他的地瓜,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假冒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谁都不愿意花正品的钱购买到假冒的产品,当消费者无法分清真假的时候,往往选择放弃购买。因此对假冒行为必须坚决进行打击,澄清市场环境。小特农产品基于特殊的条件,种植、保鲜等方面专利侵权和植物新品种侵权对小特农产品构不成严重威胁,对于这些侵权个案不要缠讼,避免陷入不依不饶的诉讼中。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