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假劣种子和伪劣产品罪/武合讲
假劣种子和伪劣产品罪

武合讲 任晓东

(山东贵和律师事务所 山东菏泽 274000
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淀100081)
《种子法》规定的假劣种子,和《刑法》规定的伪劣种子和伪劣产品,有许多相同之处,销售明知是假劣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依据《刑法》第147条规定应当追究销售伪劣种子罪的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劣种子未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依据《刑法》第140条规定应当追究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但是,《种子法》规定的假劣种子,和《刑法》规定的伪劣种子和伪劣产品,又有不同之处,所以,销售明知是假劣种子的,不能一概依据《刑法》第147条规定追究销售伪劣种子罪或者依据《刑法》第140条规定追究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实践中,许多办案人员不明白假劣种子与伪劣种子和伪劣产品的区别,对销售假劣种子的都追究销售伪劣种子罪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造成不少错案。
一、假劣种子和伪劣产品案例。
案例一,是一起产地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假种子案件。
2010年,河北省的HK种业提供原种委托甘肃省的CQ种业繁殖胡萝卜大田用种6850公斤,HK种业利用在甘肃省繁殖的种子加工分级包装标识为产地河北青县的包装种子销售。同年,HK种业利用在武汉种子交易会上购买的印制韩文的种子包装袋将自山东省潍坊市购进的大白菜散种子包装成包装种子销售。司法机关认定HK种业将繁殖地是甘肃省的胡萝卜种子和产地是山东省的大白菜种子标注为产地是河北青县和产地是韩国的包装种子,属于《种子法》规定的产地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假种子,以销售伪劣种子罪分别判处HK种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有期徒刑10年和7年。该案列公安部“亮剑”行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之九。
案例二,是一起使用他人种子包装袋和种子标签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经营许可证编号的假冒种子案件。
2010年初,XF种业使用XD种业的种子包装袋和种子标签,将收购的甜菜散种子加工、分级、包装、标注成XD种业生产经营的甜菜杂交种KWS9103的包装种子对外销售。造成农七师七十一团职工及周边种植户种植的6431.22亩甜菜严重减产损失达3311481.11元。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5名被告人缓刑。该案列公安部公布农资犯罪典型案例之六。
案例三,是一起以优良品种种子冒充不良品种种子的品种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假种子案件。
JX1号,是审定品种和授权品种。ND305,是审定品种不是授权品种。JX1号和ND305的对照品种相同。品比试验证明,JX1号较ND305优良。为规避品种权保护制度,种子经营者MXR将JX1号的种子装入ND305的包装袋内标注成ND305的包装种子销售。司法机关认定MXR销售的是品种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假种子,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MXR有期徒刑11年。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