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公证在民间借贷行为中的作用/张西磊
论公证在民间借贷行为中的作用

摘 要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融资形式,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繁荣、拓展民间投资渠道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民间借贷并没有系统性的规定,而且大多数民间借贷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借贷双方在订立借贷合同时十分随意且不规范,甚至存在违法的成分。随着民间借贷规模的日益扩大及借贷纠纷的增多,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类似“中间人”性质的机构来防范借贷风险、减少借贷纠纷。而公证作为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为目的的法定证明机构,正好在这种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
文章首先从民间借贷的视角并结合具体案例,在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详细分析了公证介入民间借贷的必要性及其功能、公证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中的作用。其次,鉴于公证在民间借贷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立法、理论研究及公证人实践操作等角度来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公证在民间借贷中的作用。最后,结束语部分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民间借贷,强制执行,公证,诉讼

序 言
二十一世纪是资本市场极度扩张与信息化并存的社会。由于货币资本自身的稀缺性和天然垄断性,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融资途径为其补充资本,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更为其繁荣提供了可能。据相关数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中,2011年我国资本存量占全年GDP总量的64% 。民间借贷在繁荣市场经济、拓展投资渠道,促进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金融市场特别是民间借贷市场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政府规范金融市场的压力、侵害了货币的正常流转,同时也导致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风险及不确定性。
随着民间借贷规模的扩大、借贷纠纷的增加及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民间借贷双方当事人在实践中都会自觉地选择通过公证途径来预防纠纷、规避风险。而公证在民间借贷合同的审查中,特别是对民间借贷合同合法性的审查、债务履行核实甚至违约后的强制执行等方面所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更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据此,研究公证在民间借贷行为中的作用这一课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典型案例及其反应的法律问题
(一)典型案例及法院判决
2013年2月10日,刘某、杨某(已去世)从朱某处借款361333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六个月,借款利息为月利率4.5%,利息按月支付,逾期月利息为4.8%,并由某建工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合同签订后,朱某依约定向刘某支付借款361666元,但刘某在借款到期后未归还借款本息。朱某持借款合同向其索要借款时,刘某借故将借款合同骗到手并撕毁,声称未曾向朱某借款。为此,朱某起诉至法院。刘某与杨某系夫妻关系,向朱某借款发生在刘某与杨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总共1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