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简论我国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综述/孟海洋
论文摘要 公平是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灵魂。然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显失公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难保代际公平;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差异惹争议;机关事业与企业职工待遇不公;城乡差距大;统筹层次低。我国养老制度发展60余年取得巨大成就但对其研究仍不成熟,改革困难重重,亟需在纳入公民参与设计与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 养老保障 公平性 公平性缺失 硕士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www.888lw.com

  老年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养老保障是每个国民关心的大事,则养老保障公平性是关系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有关养老保障问题之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例如产生了许多综合论述养老保障制度的专著和论文。其次,也有许多关于养老保障某一方面问题的独树一帜的文章或专著,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再次,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大量统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因此立足理论、实践、统计资料三个维度的文献资料对于养老保障公平性问题的研究和选择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与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最后,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国外养老保障制度以盼有利于我国制度之改革。

  一、养老保障公平性理论基础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
  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是对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当平等的享有自由;第二是合理的经济不对等原则,具体分为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他同时指出,第一个原则应当优先于第二个原则,即不能一味地牺牲公民的政治自由而换取社会经济的增长;机会平等应当优先于差别原则,也就是说在对社会财富再分配中对境况最差的人进行合理的补偿前,必须首先保证社会中各个成员拥有获得养老保障机会上的平等。
  (二)亚当斯公平理论
  “公平”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是在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斯达西•亚当斯对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做了研究,他认为人们在付出获得报酬以后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并且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横向比较和与自己的历史比较来衡量自己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会导致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养老保险的缴纳和享受正是如此,人们会通过比较来寻找公平感。
  (三)养老保障权利理论
  将获得公平的养老保障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董溯战认为:“养老社会保障权是指老年人及其相关家属为维护其生活质量而合理地控制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根据。”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